已阅读
“阳痿”一词来源于中医古籍,西医叫做男性勃起功能障碍。二者病名虽异,实质确是相同的,都是无法勃起以至于无法完结性交。结合现代临床医治阳痿主要经过中西医结合医治。应用中医的“天人一体”观来辨中医的证型,用西医的查看手段及症候评分来确定疾病,经过辨证与辨病彼此结合来发挥更好的临床作用。
中医讲肾主生殖,藏精;肝主藏血,主筋;心主神明,因而中医的辨证阳痿主要从肾、肝、心三脏入手能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1、湿热下注:因湿热下注,宗筋弛纵而致阳痿。证见阳痿,小便短赤,下肢酸困,苔黄,脉沉滑,或濡滑而数。治宜清化湿热,药用知柏地黄丸。
2、命火陵夷:房事太过,或误犯手淫。证见阳痿,面色光白,头晕目眩,精力萎靡,腰膝痠软,舌淡苔白,脉多沉细。治宣补肾壮阳,药用五子衍宗丸或赞育丹加减。
3、心脾受损:思虑忧郁,损伤心脾,致使气血两虚,导致阳痿。证见阳痿,精力不振,夜寐不安,面色不华,苔薄腻,舌质淡,脉细。治宜补益心脾,药用归脾汤加减。
4、惊骇伤肾:因惊慌受吓,损伤肾经致使阳痿。证见阳痿,精力苦闷,害怕多疑,心悸失眠,苔薄腻,或见舌质淡青,脉弦细。治宜益肾宁神,药用大补元煎,酌加枣仁、远志等以养心安神。